总体思路:打基础,练队伍,塑品牌,践初心。
一、打基础(学院发展基础)
2.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建设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》,在升本后按照科目设立教研室,建强理论宣讲团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酒泉发展研究中心、思政大讲堂、青马协会等服务和社团组织。
3.完善阵地和文化建设。新办公地点、法治教育基地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“三位一体”建成可办公、可教学、可参观、有特色、有示范的综合性阵地。
4.强化五大平台建设。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+易志军名师工作室+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+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酒泉发展研究中心+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。
二、练队伍(思政育人关键)
1.动态配齐建强教师队伍。按照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2000人的规划,确保专职思政教师达到1:350要求。同时,严把入口,逐步提高教师招聘门槛,更加注重本硕基本一致,更加注重毕业院校质量,因为从概率角度,这部分人综合素质更好。
2.聚焦课堂、读书、实践,强化教师培养。聚焦课堂:学习新东方教师培养经验,对入职2年内的新教师常态化推门听课批课,教研室常态化反思说课,反思总结上节经验,说课阐述下节思路,打牢教学基础;聚焦读书:定期开展读书分享、重大时政热点讨论、设定专题自备自讲,增加知识积累;聚焦实践:让思政教师有机会在不同岗位锻炼、担任班主任深入学生一线,在实践中增加阅历和认知。
3.尽量为一线教师排除干扰,潜心成长,潜心育人。教师的成长需要安静的环境,需要思考的时间。当前,一方面教学工作量过重,教师疲于奔命,通过教师配备和班级组合优化,争取在2025年开始将教师人均周课时量控制在18课时左右;另一方面,减少会议频次,减少低效活动,减少行政干扰,会议固定化高效化,活动有选择重效果。为教师留出时间,所有考核检查向教学指标倾斜。
三、塑品牌(学院发展需要,育人实际需要)
1.思政引领品牌。协同推进“三教”改革,打造“思政金课”,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。同时,在酒泉区域切实承担起高校马院的责任,依托名师工作室和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切实为酒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解决问题、提供经验、贡献力量。
2.文化育人品牌。深挖深挖铁人精神、载人航天精神、两弹一星精神、莫高精神、胡杨精神“五大精神”深刻内涵及育人功能,形成“微课+讲座+专题片+VR模拟+5D电影+文艺晚会+高雅话剧+实践教学”的综合育人体系。
注:这是我们学校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育人资源,其育人价值可深挖、可固化。编排铁人话剧可以参考《西京故事》,联合酒泉市做成一个长期项目,打造成酒泉名片,所有新生入学后,轮回公演,教育效果比单纯的讲座效果要好得多。
3.实践育人品牌。依托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的综合优势,构建实践育人体系,开发实践教学手册,全面开展本校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和酒泉市中小学生实践研学。
4.科研服务品牌。树立经世致用(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)的科研导向,强调科研服务教学、科研服务地方发展。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酒泉发展研究中心,致力于酒泉发展实际问题的研究,承担起酒泉智库职责。下设酒泉发展理论支撑小组,重点研究酒泉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中的实际问题;酒泉社会治理研究小组,重点研究酒泉社会治理、社区建设和社工队伍管理方面的问题;酒泉法治建设研究小组,重点研究酒泉法治建设、普法宣传等问题;酒泉文化研究小组,重点研究酒泉精神谱系、敦煌文化、民俗文化等。
5.理论宣讲品牌。带头做强学校理论宣讲团,打造区域特色系列微党课,增强宣讲辐射力和学校影响力。
6.理论阐释品牌。围绕重要会议及时间节点,及时发声,开展理论阐释,增强学校话语权。
7.党建服务品牌。充分发挥马列学科优势,做好党史党建基础研究、承担学校重点党建理论问题攻关、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,全力保障和服务学校党的建设。
说明:以上理论宣讲、理论阐释、党建服务三大品牌与马院党支部品牌打造一致。
四、践初心(最终目标)
1.练就过硬教师队伍。达到“六要”标准,以优秀师资支撑教育质量,立德树人,铸魂育人。
2.形成综合育人体系。通过教师队伍建设、教学改革创新、内涵品牌打造形成相对稳定、成熟有效的综合育人体系。
3.提升人才培养质量(出发点和落脚点)。外争平台,内强质量,以责任和爱心做实内涵,以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成长成才。
党支部书记、院长: 聂峰:785980792@qq.com
党支部副书记: 张国礼:1019395111@qq.com